原标题:58年前,女会计携全厂工资离奇消失,发现时,已在水泥地躺了21年
新中国成立初期,由于技术手段的不足,一些失踪案无从调查,也就留下了许多无头悬案,但随着刑侦技术的发展以及一些机缘巧合之下,一些悬案得以侦破。正义可能会迟到,但绝对不会缺席。
这是一桩尘封了二十一年的案子。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,李杨是河北一家矿机厂的会计,主要负责算账和管理厂里资金的出纳。平时待人热情,是个善良的姑娘,平时在厂里也很受大家的欢迎。
每月22号是厂里发工资的日子,每到这一天,李杨都会去银行把本月要发的工资取出,在那个没有微信、支付宝、网银的年代,这是所有会计每个月都要做的事情。1963年11月22日,李杨像往常那样去银行取钱,但这次,她再也没有回来。
到了晚上,各车间的主管们去财务处领工人们的工资,但迟迟不见李杨的身影,他们猜测李杨可能是临时有事先走了。但一连好几天,李杨都没有出现,厂里也没有收到李杨的请假申请,去他家找过之后也没有发现。这时就有人怀疑,是不是李杨卷着钱跑了。
那个月厂里所有人的工资总共是16000元,放到现在可能算不得太多,但是以那个年代的工资水平来说,16000元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,厂里人的猜测也不无道理。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,熟悉李杨的人都知道,李杨心地善良,不可能会有什么坏心思。
一时间,厂里对李杨的失踪众说纷纭。但不管她是带着钱跑了,还是遭遇了什么意外,这人不见了总归是件大事,于是厂里便报了警。在那个新中国才成立不久的年代,监控摄像头什么的统统没有,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身份识别系统,李杨的去向根本就无从调查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,警察了解到,当天李杨取完钱之后跟着一个叫张葆珍的女人走了。张葆珍是李杨的老乡,在当地的百货商店当售货员,一次李杨去买鞋,两人在聊天中的得知是老乡,便成为了朋友。
警方立刻将张葆珍列为嫌疑人之一,但在询问张葆珍的时候,她解释说“那天她在我家吃过饭就走了,我也不知道她去了哪。”虽然张葆珍很可疑,但也没有证据李杨的失踪与她有关,于是这桩案子也就成了一桩无头悬案。
最后,厂里只能请了新的会计,并且补发了工人们的工资。虽然李杨人失踪了,但厂里的流言一直还在,她的事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时间会抹平一切,慢慢地,李杨失踪这件事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,成为历史里的尘埃。
1984年,距李杨失踪已经过去了21年,张家口市区开始大范围的城区改造计划,矿机厂这一片也被纳入进去,让人们想不到的是,失踪了21年的李杨,马上就要被他们找到了。
在对一幢居民楼进行拆除改造的过程中,一声惊呼吸引了所有人,走近一看,水泥地里静静地躺着一具白骨,发现这具白骨的工人被吓出了一身冷汗。警方接到报案之后火速赶往现场,在一番调查之后,警方认为尽快确认死者身份是当务之急。
经过翻阅近几十年未破获的失踪案卷宗,警方发现,这具白骨的情况与21年前失踪的女会计李杨十分吻合,后经过DNA比对,警方确认了白骨的身份,的确是李杨。
这件事让尘封了21年的李杨失踪案再次被人们回忆起来。经过调查,发现白骨的房间在21年前曾是马葆珍夫妻的住所,警方立即将犯罪嫌疑人马葆珍捉拿归案,共犯乔世凯,也就是马葆珍的丈夫,在得知挖出李杨尸体的消息后,选择了畏罪自杀。
经过审问,警方得知了当年的真相,因为两人是老乡,李杨非常信任马葆珍,两人平时无话不谈,一次偶然的机会,马葆珍知道了李杨在矿机厂当会计,而且每个月22号都会去银行取当月厂里的工资,这时候马葆珍就动了歹念。
在与丈夫乔世凯商量之后,她决定用手段吞下这笔巨款。而她能想到的手段,就只有在李杨外出取钱时,设计杀了她。于是在1963年11月22日这天,马葆珍将刚取完钱的李杨骗到家中,联合丈夫乔世凯将其残忍杀害。将尸体丢到房间角落,封上了水泥。
之后两人拿着这笔巨款,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好日子。他们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件事也就石沉大海了,但没想到21年之后,他们的罪行还是败露了。两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。
根据《刑法》规定:犯故意杀人罪,情节较轻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情节严重的,处无期徒刑或死刑。马葆珍、乔世凯两人为钱财杀害李杨,并且将尸体封入水泥,情节十分恶劣,影响极大,故判马葆珍死刑。
背负着骂名沉睡在水泥中21年的李杨终于沉冤得雪,马葆珍也得到了应有的制裁。李杨至死都想不到的是,一直被她当作好朋友的马葆珍,竟然会对她下如此狠手。果然,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,即使是最好的朋友,也可能在某些时候,在背上给你一刀。
还是那句话,正义可能会迟到,但永远不会缺席,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用于侦破案件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,这对我们的确是一件好事,这将成为维护人民权益的一把尖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